「噔噔噔~噔噔噔噔~」聽見「給愛麗絲」這首歌曲音樂響起,我顧不得剛洗完頭髮尚未擦乾,拎著一袋垃圾就想往外衝,猛然驚覺今天是禮拜一,在垃圾車後面會跟著環保回收車,於是回身把回收垃圾一起帶上。同時,跟著同棟公寓的各家鄰居,目標一致地往巷口垃圾車前進。除了像我這種匆忙地聽見音樂才衝出家門的人;巷口總有提早到定點圍聚的婆婆媽媽們,利用等待清潔隊的時間聊聊近況、維繫鄰居友好關係。
我也聽說台灣各縣市清潔隊的提醒音樂略有不同,有些是名曲「少女的祈禱」,也有市長親自「獻聲」宣導環保觀念。前陣子更有某市曾將音樂改為柔和版本,引發民眾抱怨聲音太小聽不見的報導。而我也曾經歷與朋友講電話時,聽見電話那頭傳來垃圾車音樂而暫時中斷談話讓他倒垃圾等趣事。可見這種特別的垃圾清運模式,已成為大部份台灣人共同的生活記憶。
每當給愛麗絲的音樂響起,街坊鄰居就會提著大包小包同時間現身,在地人通常都悠哉地提前站在街角等垃圾車,順便問後閒聊一下,而新搬過來的人,因為還不熟悉垃圾車大概幾點幾分會經過哪裡、會停留多久,往往都在音樂響起時,才驚覺該倒垃圾了,經常慌張中上演拖鞋追逐大黃車的戲碼。
自從全面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及垃圾不落地政策後,大家也多已養成圾垃分類及減量的好習慣。除了一般垃圾要使用專用垃圾袋外,家中廚餘或不吃的食品可放置於垃圾車後的回收桶(分為飼料、推肥),另外,把可回收的東西分類後,交給資源回收車回收,使資源再利用,減低對環境的傷害。
有別於新加坡、法國部分大樓的家庭垃圾,是使用專用管線來收集,直接從家裡的某個小門丟下去即可,另有專門的人員來做分類處理;而日本對於垃圾的處理和台灣相似,但又更為嚴謹,民眾須先初步分類,一般分為可燃、不可燃、資源回收等三類,且只能在固定時間丟固定性質的垃圾。
在政府的公開資訊網站上,目前可以查詢到每個地區垃圾車抵達的時間以及停留地點,資料搜集整理的非常完善,提供初來乍到尚不熟悉環境的民眾一個便捷友善的線上服務。